北京大妈误信骗局转账200万,民警及时拦截挽回损失
北京一位大妈误信网络骗局,准备向骗子转账200万元,幸亏民警及时介入,成功拦截了这笔巨款,避免了大妈遭受重大经济损失。
据了解,这位大妈名叫李阿姨,今年60岁,平时喜欢在网上购物和炒股,她在网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“投资专家”的陌生人,这位“专家”声称,只要大妈投入200万元,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回报,李阿姨对此深信不疑,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投资机会。
在“专家”的诱导下,李阿姨先后向对方转账了10万元,随着转账金额的增加,李阿姨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,她向当地警方报案,请求民警帮助。
接到报案后,民警迅速展开调查,通过调取银行流水和通话记录,民警发现李阿姨确实与一名涉嫌诈骗的嫌疑人有联系,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,民警发现嫌疑人正准备诱导李阿姨继续转账。
为了防止李阿姨遭受更大损失,民警决定采取紧急措施,在掌握嫌疑人身份和活动规律后,民警迅速制定了拦截计划,在李阿姨再次转账前,民警成功将其拦截,并告知她对方是骗子。
得知真相的李阿姨感激不已,她表示:“要不是民警及时出手,我可能就损失了200万元,真是太感谢你们了!”民警则表示:“这是我们职责所在,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这起事件再次提醒广大网民,在网络世界中,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诱导,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,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真实性,老年人在上网时,更要提高防范意识,避免上当受骗。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网络诈骗案件频发,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、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等特点,实施诈骗行为,为了打击网络诈骗犯罪,我国警方加大了打击力度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警方提醒广大市民:
-
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诱导,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。
-
在网上购物、炒股等涉及金钱交易时,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和真实性。
-
老年人在上网时,要提高防范意识,避免上当受骗。
-
如遇可疑情况,要及时报警,寻求警方帮助。
网络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让我们共同努力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健康的网络环境。